查看: 682|回复: 0

国有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的管控机制研究_CMC

[复制链接]

0

回帖

0

日志

12

积分

CMC国际注册师(Master)

积分
12
听众
0
收听
0
最后登录
2025-7-16
发表于 2025-7-16 2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有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的管控机制研究

11.png


一、国有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国家竞争力
国有企业集团通常在关键产业和领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能够推动国家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升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促进产业升级
作为产业的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国有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可以推动相关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进步,提高整个产业的附加值。

(三)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在一些战略性产业中,国有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例如,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可以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

二、制定与集团战略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明确集团战略目标
国有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通常是多维度的,既包括经济目标,如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等;也包括社会目标,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就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目标,确保技术创新能够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一家以能源生产为主的国有企业集团,其战略目标可能是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围绕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展开。

(二)分析技术创新趋势
技术创新趋势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据。国有企业集团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技术创新的动态,分析行业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趋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技术创新信息:
一是关注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
二是参加行业展会和学术会议,与同行企业和专家进行交流,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市场趋势。
三是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四是建立技术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信息,为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等都是重要的技术创新趋势。国有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这些趋势,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三)确定技术创新方向
根据集团战略目标和技术创新趋势,国有企业集团可以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向。技术创新方向可以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等。国有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技术创新方向,集中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
1、产品创新
指开发具有新功能、新性能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在智能手机领域,企业不断推出具有更高像素摄像头、更大屏幕、更长续航时间等新功能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工艺创新
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企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服务创新
指提供新的服务模式,提升客户满意度。例如,在电商领域,企业推出快速配送、个性化推荐、售后服务等新的服务模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在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后,国有企业集团需要制定详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应包括创新目标、创新重点、创新措施、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企业能够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1、创新目标
是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它应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指标。例如,企业可以制定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几款新产品、申请多少项专利、提高多少市场份额等具体目标。
2、创新重点
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可以将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作为创新重点。
3、创新措施
是指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合作等。
4、创新资源配置
是指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方案。例如,企业可以制定研发投入预算、人才招聘计划、设备采购计划等。

三、建立技术创新战略的管控机制

(一)研发投入管控
1、确定合理的研发投入比例
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点,确定合理的研发投入比例。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相对较高,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合理的研发投入比例:
分析同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了解行业平均水平和领先企业的投入比例。
参考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了解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下的合理研发投入比例。
结合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财务状况,确定能够承受的研发投入比例。
例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可能在销售收入的 10% 以上,而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可能在销售收入的 3% - 5% 之间。
2、建立研发投入预算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研发投入预算,明确研发项目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研发投入预算应包括研发人员工资、研发设备购置、研发材料费用、研发合作费用等方面。
对研发投入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控,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高效。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对研发投入预算进行审核和监督。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审计、绩效考核等方式,对研发投入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对研发投入预算进行审核和监督。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以由企业领导、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研发投入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和调整等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3、评估研发投入效果
建立研发投入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研发投入的产出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等。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研发投入效果:
定期对研发投入效果进行评估,了解研发投入的产出情况,及时调整研发投入策略。
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在研发投入效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研发投入效果。
邀请外部专家对研发投入效果进行评估,获取客观、专业的评估意见。
例如,通过计算技术进步贡献率,可以评估研发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可以通过计算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增产值与总产值的比值来得到。

(二)创新人才激励管控
1、制定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集团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创新人才的薪酬待遇。同时,企业还可以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
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鼓励创新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企业可以为创新人才提供晋升机会、培训机会、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例如,一家国有企业集团可以为创新人才提供股权激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激励措施。股权激励可以使创新人才成为企业的股东,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晋升机会可以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训机会可以帮助创新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对创新人才的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可以包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人才进行量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同事评价、客户评价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定期对创新人才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例如,通过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人才进行量化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专业技能指标、创新能力指标、团队合作能力指标等。专业技能指标可以包括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创新能力指标可以包括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等;团队合作能力指标可以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
3、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大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同时,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宣传和表彰,树立创新榜样,激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创新。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大赛,对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创新大赛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宣传和表彰创新人才,树立创新榜样,激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创新。

(三)知识产权保护管控
1、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明确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管理工作。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监测机制,对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监测和预警。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权益。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成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管理工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明确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运用等方面的规定。同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训
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知识产权侵权案例等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训:
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授课。
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如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手册、知识产权保护案例集等。
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例如,通过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授课,介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知识产权侵权案例等方面的知识。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可以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手册、知识产权保护案例集、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海报等。
3、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积极运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手段,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企业可以对核心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对企业品牌进行商标注册,对软件产品进行著作权登记等。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秘密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方式,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企业可以建立技术秘密保护制度,明确技术秘密的范围、保护措施、保密期限等方面的规定。同时,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采取保密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
例如,对核心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对企业品牌进行商标注册,对软件产品进行著作权登记等。专利可以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防止他人抄袭和模仿;商标可以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著作权可以保护企业的软件产品,防止他人盗版和侵权。

四、国有企业集团对子企业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战略的管控方式及手段

(一)战略规划管控
1、制定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指导意见
国有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应明确子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重点和目标,为子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提供指导。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要求子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中明确重点研发项目、研发投入比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内容。同时,国有企业集团还可以为子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模板,指导子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2、审核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子企业制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需报国有企业集团审核。国有企业集团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进行审核,确保其与集团战略相匹配。
审核内容可以包括技术创新方向、重点研发项目、研发投入比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审核过程中,国有企业集团可以组织专家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子企业应根据审核意见和建议,对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组织专家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专家评审可以从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进行评估,为国有企业集团的审核提供参考依据。

(二)组织管理管控
1、建立子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构
要求子企业建立专门的技术创新管理机构,负责子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等工作。国有企业集团可以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其有效运行。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要求子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委员会,负责子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和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委员会可以由子企业领导、技术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重点研发项目、研发投入预算等进行审议和决策。
2、加强子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
指导子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技术创新团队的整体素质。国有企业集团可以通过人才交流、培训等方式,提升子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组织子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参加国内外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国有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机制,将集团内部的优秀技术创新人才派往子企业,指导子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三)资源配置管控
1、统筹子企业研发投入
国有企业集团对子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统筹管理,确保研发投入合理、高效。国有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子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和发展阶段,合理分配研发投入资源。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制定子企业研发投入预算管理办法,对子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预算控制和监督。同时,国有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设立研发基金、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为子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共享技术创新资源
建立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子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资源可以包括研发设备、技术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建立技术创新资源共享数据库,子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和共享技术创新资源。同时,国有企业集团还可以组织子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四)绩效考核管控
1、制定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集团制定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子企业技术创新的考核目标和标准。考核指标可以包括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等方面。
例如,通过设置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指标,引导子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国有企业集团还可以根据子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2、定期对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考核
国有企业集团定期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效果。考核过程中,国有企业集团可以组织专家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例如,国有企业集团可以每年对子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子企业进行奖励或惩罚。奖励可以包括资金奖励、荣誉表彰等;惩罚可以包括减少研发投入、调整领导班子等。

CMC ICC logo

CMC证书是总部英国的CMC协会/国际咨询协会(CMCinstitute.org)在全球主导管理的CMC国际注册管理师和CMC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两类认证,以及CMC注册师、CMC总师/首席、CMC导师三个会员类型;国际CMC证书在全球成员中互认,被誉为经管类国际公认的十大含金量证书,是指达到CMC协会/国际咨询协会CMC-4E2C国际认证标准,即高等教育(Education)、经验案例(Experience)、专业考试(Examination)、职业道德(Ethics)和双重能力(management Competency + consultant Competency),并获得资格认证的管理精英。目前中国区CMC学员超过2万+


CMC®、globalCMC®、CMCFIRM® 是CMC协会/国际咨询协会的注册商标和会员徽章


声明:本文为作者或机构在CMC网站上传,仅代表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CMC网站的观点或立场,CMC网站仅提供信息上传平台和信息存储网盘服务;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国地区群导航:
中国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广东  广西  福建  海南  河南  河北  山东  山西  浙江  安徽  江苏  江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云南  贵州  甘肃  陕西  宁夏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内蒙  新疆  青海  西藏  香港 


LINK: 管理咨询师协会 | CMC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 注册管理咨询师 | CMC圈®扇子网 | CMC证书查询验证官网 |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百科 |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百度百科 | CMC国际注册管理师教材 | 高级管理咨询师证书 | 国际注册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