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CEO圆桌14“一带一路”与健康产业发展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一是制订独立设计的医疗机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吸引各方资金投资卫生健康领域。二是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食品行业的融合。三是推进健康养老,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倡导健康休闲,发展健康食品。四是深化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发展和运用。五是组织实施面向2030年的健康保障工程,国家重点科技计划,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化科卫协同,医工协同,加快医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上升至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层面,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大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2016年我国大健康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预计2018年大健康市场规模将达4.4万亿,至2022年大健康市场规模将达7.4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如何深化并抓住机遇是未来大健康产业链的企业需深思的问题。目前我国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养老产业、医疗旅游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我国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产业“盛宴”已经开启。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及模式分别是:健康产业集群(健康城)、传统药业延伸、旅游合作、商业地产合作、政府合作、电子商务、医养结合、社区综合健康服务、医疗不动产、健康服务组织模式等,可依据自身及周边资源优势从某一板块切入,切记不可大而全,导致产业的精细度不足,发展受限。 同时对于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有如下五大趋势: 一,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 二,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 三,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 四,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五,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

上传者声明:本文属于作者原创,或者搜集自网络,略有笔记备注修改,仅供网络存储和学习使用。
网站声明:本站只为网络用户提供交流学习用途的存储服务,不对上传者的内容做任何审核,上传者文责自负,请勿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