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主要问题点
1、现场管理标识不太好,需改进,如:产品/模具摆放、产品标识、检验状态标识等不到位,给人零乱感觉;
2、质量记录不完整,如模具履历记录不完整、设备点检记录等;
3、工艺执行存在差异的风险;
4、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应加强;
5、体系运行要改善,增加统计分析人员;
三、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和步骤
1、战略分析
1)明确告诉全员公司的质量意识加强和要求、目标;体系培训跟上。
2)与包括顾客反馈信息在内的品质问题分析外部供方情况,进行整改和仔细评价;
3)通过对现场6S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明确管理点和监控;
4)深入对工艺落地监控,不合格分析、研究、协调好质量工作内外工作事宜;
5)进行公司标识可追溯性管理进行管理加强,采取措施和提升;
2、战略制定
1)用APQP论证对内外部质量因素分析,并制定可靠的对策。
2)集中精力鼓励和倡议全员学习质量技能知识,总结经验,提升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对产品,售后跟踪分析,有问题及时整改;标识等可追溯性要做到位。
4)对日常6S现场管理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提升和有力整改。
5)管理者代表多用时间探讨体系运作事宜。
3、战略落地
1)根据分析,新进来、旧材料要仔细控制,提高检验能力;
2)对供方监控和调查对每批材料重新评估和整改,有效落实;
2)利用KPI来衡量目标实现目标;
3)结合实际,质量提升达标、市场细分管理到位、产品更新等方案和措施,实施有力,目标实现;
4)每周对体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整改。
5)工艺实施确定专人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4、战略评价
1)利用每周一次总结,每月一次评比的信息沟通形式,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PDCA循环,持续改进。达到目标。
2)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先进管理的企业考察、学习。加强供应链管理,实施有效,符合要求。
四、最终成果文件
《6S检查报告》、《绩效目标考核统计表》、《8D报告》、《内审报告》,充分说明战略分析正确、落实有效。继续发扬,持续改进!